谈及道教,首先想到的一句老话是,“道教于乱世中救世,在盛世时封山”。这句话用来解释道教中的一些人物或事例再正确不过了。
从古到今,每每中华民族遭到危急存亡之际时,总会有那么一些风高亮洁的道士从隐深山到踏入尘世间,用他们的生命和一生本领和技能来拯救水火之中的天下苍生。而今天我们要讲的,是济世救人的李圆通道长精彩事迹。
从戎从医,无私奉献
在抗日战争时期,有一位道士,他在清朝光绪年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魏庄村。他就是李圆通,原名为李药夫,又名李圆忠。在他的家乡,素有习武之风,习武的风俗几乎融入了家家户户。
李药夫同样也对习武有着深厚的兴趣,即使无名师指点,但他通过自己日积月累,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也造就了一身本领。
在国家危急,百姓蒙难,兵荒马乱的时代,李药夫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行伍队伍中,为保家国而贡献自己的本事。但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,使得国家局势混乱不堪,李药夫厌倦了官兵之间的尔虞我诈,于是隐遁玄门,并投身于狼牙山的棋盘坨道观。
展开剩余83%他一心扑在针灸之术,针灸之术也学有所成,并时常下山,为周围的邻里百姓免费救治
,周围的百姓都对他赞赏有加,名声也远扬百里之外,很多百姓都慕名而来。
1910年左右,当时颇有名气的道长王永清收他为门下弟子。他赐道名圆通予李药夫。后来李圆通经过自身的努力,又成功加入了全真龙门派,并成为该门派的第十九代弟子。
他回到狼牙山庙堂,收纳了许多的弟子,他倾囊相授,教他们道法与针灸之术,同时在弟子中有超高的威望。
勇于抗日,不畏强敌
在1937年,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正式开始,
战火蔓延之地,处处是生灵涂炭,而东北一带作为中日对抗的第一线地区,首当其冲地遭受到日本敌军的侵占和掠夺,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,日本军队便侵占了棋盘坨道观所在的保定地区。
李圆通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陆陆续续落入敌人手中,一片哀鸿遍野,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够在心安的隐世修行,于是带领着玄门子弟挺身而出,为国效力。
当时的棋盘陀,位于狼牙山,山势雄浑,悬崖峭壁,山间小道也崎岖不平,这是阻止敌军进攻的天然保护障。所以,八路军队决定把这里设为保定地区的抗日指挥部。
在此之前,李圆通早就听说过八路军的英勇抗日的事迹,他知道这是一只真正的为国家为人民抗日的军队,所以他对八路军的到来表示非常的欢迎,并且为他们的到来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他召开了道观大会,积极号召弟子为八路军做事,
照救治并照看伤员、打探情报、提供衣食住行等等,他都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。他们凭借着对狼牙山熟悉的地形,帮助八路军战士们,为抗队敌军设下埋伏,为他们提供隐秘的地点,来帮助隐藏物资和伤员。
同时,李圆通还利用出家人的身份与鬼子周旋,有一次日本鬼子找到了一个八路军,用来隐藏大量货物的地点,想要将这个隐秘的烧毁。
而李圆通深知日本鬼子十分的迷信鬼神之说,所以日语吓日本鬼子,声称此山中忌讳放火烧山,如果点火,将会对他们的进攻不利,
并与他们不断周旋,才打消了日本人的放火烧货物的念头,得以将八路军的货物保存下来。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。
在1939年,在晋察冀军区的第一军分区,当时的司令员是由杨成武担任。他了解到了李圆通的事迹,并且和李圆通成为了谈论古今,互诉衷肠的好友。
久而久之,杨成武了解到李圆通更多的过往事迹,内心十分敬佩,同时,李圆通也深切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事迹,所以更加坚定的支持八路军队的做法。
不求名利,云游四海
一次战役,日本军队攻上棋盘坨,八路军战士们,被逼到了狼牙山,恰巧被赶过去救助的李圆通看见,八路军战士们毅然决然英勇跳崖,在收殓战士们的遗体时,意外的发现了两名八路军战士被困在了树上,才幸免于难。
李圆通凭借自己的高超的医术救下了这两位英勇的战士。李圆通的抗日事迹就此被传遍,日本人也气急败坏,所以他们疯狂地对棋盘坨道观进行报复。李圆通恰好为八路军送信,才免于危难。悲痛难忍的李圆通,为了为死去的玄门弟子报仇,便号召弟子加入了八路军队伍。
1945年,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,李圆通也年近七十,
他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,四处云游。
1956年,虽然他此时已近八十岁,但是他的武功却更加的高超,医术也是越发的精湛,依旧坚持为患者医治伤病。
上门来找他医治的人,不管是何人,他都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医治。同年,他被选为担任山西省政协委员一职。
中国道教协会于1957年首次在北京召开,李圆通老道士被邀出席,
朱德知道李圆通的英勇事迹并热情地接待了他,并且想要李圆通来军队里担任医师的职位,不过李圆通却委婉的推辞了。
如今天下太平,他也即将步入古稀之年,可能对他来讲归隐的时机到了。在离开北京之后,这位功成名就的老道士又开始了他的云游之旅。
据人们说,有人在终南山楼观台见过这位老道长。据史料记载,终南山楼观台是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的修行地,所以很多人认为李圆通老道长是去祭拜祖师爷了。至此,似乎再没有关于李圆通道长的消息了。
小结:
抗日道士李圆通,可能未被大家所熟知,但是他的贡献却是无法抹去和遗忘的,他从一开始的从军,再到后来作为玄门弟子行医救人,后又投身抗日战争中,为抗日事业无私奉献自己。
他投身于国家危难之际,于家国太平时离去,不留恋世间的名誉和荣华,毅然决然隐于尘世,云游四海。他一生都在行医救人,他的英勇事迹,被世人铭记,也被历史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